发布时间:2024-10-21阅读量:0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中央企业应当结合实际设立首席合规官,重大决策事项的合规审查意见应当由首席合规官签字。《办法》发布后,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办法》体现了央企合规管理最新发展趋势、实践成果以及对所遇问题的思考、总结与回应。
“合规管理是国家大企业的普遍做法,也是一些国际组织的监管要求。”一家国有企业的首席合规官表示,“《办法》的施行将极大推动和引领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此前,这家企业曾因一起海外业务的招投标受到世界银行的制裁,花了三年时间建立和推行了合规体系,经过一系列建立台账、电话会、整改、检查等工作,最终获世界银行认可并解除制裁。
统计显示,美国FCPA(反海外腐败法)执法中,中国往往是最热执法区域。2019年,一半FCPA和解案件涉及中国,2020年11起执法案件中4起涉及中国, 2021年6起针对企业的执法案件中2起涉及中国。从中国公司或个人被世行制裁的数据看,2017年约20家企业/个人;2018年约40家家企业/个人;2019年约800家企业/个人;2020年约30家企业/个人;2021年约40家企业/个人;2022年约60家企业/个人,风险仍然较大。
“不少中国企业的合规管理是从外部监管推动开始的,但如今,强化合规管理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招商局集团风控法律审计部部长杨运涛表示。一方面,强化企业合规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等中央文件对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出明确要求。
另一方面,加强合规管理,是打造法治央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保障。国资委在2015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打造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央企建设目标。2016年国资委在五家央企开始进行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试点,2018年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并组织编制一系列重点领域合规指南,2022年确定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强化年”,一系列工作紧锣密鼓。
“从试点到各地的央企、国企,从集团到各级子公司开展全面合规管理建设,不仅带动了优秀的民营企业,也从深层次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合规管理能力和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世行合规监督官尹云霞表示,以前,大家不了解什么是合规,现在,企业管理层都在谈论“合规创造价值”。《办法》将引导中国企业建立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现代合规管理制度,引导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行稳致远。